杜鹃山老照片
茅惠芳扮演的喜儿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二张照片是《红色娘子军》,第三,四张照片是《智取威虎山》,第五张照片是《沙家浜》,第六张照片是《奇袭白虎团》,第七张照片是《红灯记》,第八张照片是《杜鹃山》,第九张照片是《红色娘子军》!q
杜鹃山剧照图片大全
“田大江”对于会泳的评价:“他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高牧坤在京剧《杜鹃山》中扮演田大江。
1977年8月,于会泳自杀身亡。
在为期三个月的检查中,高牧坤始终没有交代于会泳什么反革命证据。在他心目中,《杜鹃山》是京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之作。于会泳是创造了这个经典的人,“他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贝多芬是什么主义者,莫扎特是什么主义者,他们的一生就那么圣洁吗?他们给人类留下了什么了呢?”对于样板戏的历史地位,60多岁的高牧坤始终觉得不公平。
在八个样板戏诸多演员中,公开给于会泳如此极高评价的,唯高牧坤一人!不禁让人想起该剧中一句台词:“田大江,我的好兄弟!”
老电影剧照杜鹃山
(五)童趣:乡村记忆
童年和少年时期,是我一生当中最难忘怀的回忆,魂牵梦绕,神思向往。
那时除了上学和参加劳动,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各种玩儿了。那时的玩法很简单,也很丰富。女孩子们玩跳皮筋、踢毽子、捉迷藏、跳房子、丢手绢、过家家,男孩子们玩打仗、推铁环、抽“地牛”(陀螺)、打阎王,夏天到村旁水沟里游泳,到田野里抓蝈蝈;冬天堆雪人,滑冰车,捉麻雀。最高兴的时候是过年,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得压岁钱。
到了晚上,我们最盼着放电影。那时本村或邻村经常放映露天电影,我们几乎天天互相打听哪个村、什么时候、放什么电影,有确定消息了,便奔走相告,晚上胡乱扒拉几口饭,便三五成群结伴去看电影了。月高风黑,繁星点点,乘兴而去,尽兴而归,看一场电影就成了我们当时最大的享受。我们最喜欢看战斗片,《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英雄儿女》百看不厌;《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口口传唱;《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耳熟能详。
那时除了课本,我们能看的课外书最多的是小人书,最爱看战斗题材和英雄题材的,《鸡毛信》《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等,在我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灭的印象。我四五年级时,我大姨送给我一本长篇小说《红岩》,我如获至宝,如饥似渴,不知读了多少遍,直到那本书最后泛黄翻烂。此后我便对读书产生了浓厚兴趣。
那时家家户户都安有小喇叭,每天早晨都会广播《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那熟悉的乐曲一响起,我就知道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们家那时有一台收音机,我最喜欢听“小喇叭开始广播啦”,我记得当时有一部广播剧叫《新来的小石柱》,是反映培养体操运动员的,每天播出一集,我听得津津有味。
孩提时代总是无忧无虑而快乐的,纵使经过多少岁月,依然令人怀念和神往。
(配图为百度上下载,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