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心月的英语(心月英文怎么说)

心月的英语

请尊重每个人的本名

早就想说说名字这件事。对名字这个自然而然、与生俱来的东西产生困惑是在十几年前我开始在日内瓦学习工作的阶段, 而回国以后的这几年我竟越发地看不懂了。一言以蔽之,无论是中国人取个洋名还是逼着老外取个中国名都不如尊重并认同每个人的本名。

中国人没有必要取个外国名

坦白地说, 早年间,笔者在北京国贸的华尔街英语学习的时候也取过一个英文名字。老师要求的,没办法,入乡随俗,每个学员都有,我也就随意根据本名的发音取了一个相对接近的“Jane”。因为在那样一个英语氛围,又是人人平等的情况下,我当时并未对取中文名字这件事感到不适。然而,随后我到瑞士日内瓦的一所大学读研的时候就感到了差异,因为是国际学校,同样是英语氛围,同学来自世界各地,没有一个人会为了融入国际环境而另外取一个名字。随后笔者在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工作,结识的同事们也都使用自己的本名。大家彼此间无论长幼无论级别都以first name相称,平等而亲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先生,连签名也一直保持用“赵厚麟”这三个字,而不是用拼音或者缩写取迎合西语国家的习惯。

2011年我回到北京加入一个联合国机构的驻华办公室,发现有不少中国同事都用英文名字。那些Tom、Jerry的,让笔者听在耳中、笑在心里。国际组织毕竟和外企不同,如果在外企工作,或许你还能说是为了表达一种对你服务的公司国家尊重和友好,国际组织可是一个多元化的大家庭,国家无论大小都是平等的,并且鼓励每个国家充分保留各个国家的特色。中国的名字无论从寓意、音律和寄托着父母对子女的美好愿望相比都毫不逊色,我们似乎没有任何理由去捏个外国名字取悦他人。

外国人也不必非要取中文名字

来中国工作的外交人员都有个外交官证,而办理这个证件的条件之一就是得有中文名字。虽然我们办公室不少老外的中文名字都是笔者根据其本名的发音及含义取的,比如:谢天佑、马杰、郑道、芮心月等等,但是内心深处我并不认同这一做法。同样的道理,来华的外国人名字中也都带着各自国家的鲜明符号,初来乍到,在还没有对我们的国家、文化有更多了解之前就生硬地强加给他们冠以有名有姓的中文名,难免会让他们感到逆反。如果假以时日,他们发自内心地想要个中文名纪念他们在中国工作生活的日子那就另当别论了。

总而言之,珍惜并真爱自己的名字,也尊重并欣赏他人的名字吧!

心月英文怎么说

教育孩子也得做个戏精妈妈。累不累啊我。

起因就是我把儿子写的英语句子给撕了。那字写得一看就知道不走心,像鬼画符。看到我就一股热血涌上头,撕了。

可我是真担心他回来又蹦高。“又叫又跳又哭又喊”,我这心脏受不了,俩人又得叽叽歪半天。这孩子真是被“养残了”。就这个,还有其他的问题,我咨询过那北师大学心理的同学,她说:感统问题,神经系统发育不好,冲动控制差。自己控制不了,别怨他。他自己也可怜的。

我就想怎么办?示弱,装无辜吧。他心其实最软了,看不得别人委屈的样子了,一句话就能哄得他转圈圈,属驴的,毛得顺着捋。只要我一哭一装委屈他立马就好好的。

听着外面门响,他上编程回来了。我从厨房里出来一脸无辜的表情:“儿子,我想和你说个事,可又怕你发火。”

“什么事啊?”他看上去有点懵,就怕听到我让他写作业。

“唉,算了吧。我还是不说了吧。我害怕。”我犹犹豫豫地说。

“你害怕什么嘛?你快说吧。”儿子有点着急了。

“我怕你发火,你那又蹦又跳的样子我看了都害怕。”我故意装着委屈的样子。

“你快说吧,我不发火。你要不说,我可真发火了。”

“我把你英语作业撕了,写得有点差,一看心就在想别的了。”

“我说多大点事呢,撕了就撕了呗。你能看出来我心不在上面?”他还晃了晃肩膀。

停了一下,他说:“妈妈,我是不是给你造成心理阴影了。你这么害怕。”

我说:“嗯,真的是有阴影。”

他说:“我尽量改正,对不起,让你操心了。”

唉,真是操碎了心,逼的我演戏,要我说我们当家长的都应该去做演员。

先生出去吃饭回来后,他也和我说过一件事。他以前的同事,现在公司的老总,管着一家约1000人的公司。最近过年忙着应酬嘛,心疲力尽的。

有天回家就觉得特别累,特别有感触。他闺女初二,数学不太好。他和闺女聊着聊着就掉泪了,说爸爸天天外面应酬,也很累,可累也不要紧,只要你能好好学习爸爸累也值得,巴拉巴拉的一堆,结果话没说完,父女俩就抱头哭了起来。

唉,这活成狗的中年父母啊。

心上月英文

俞敏洪在北大讲授英语泛读和精读时,22个星期的课他用6个星期基本上就讲完了,结果呢,他带出来的学生在考托福和GRE却都是北大最高分。

那他是用什么方法来授课的呢。

首先,先把整书1000个单词一个星期的时间背出来,这是硬性命令。不背出来就不准上俞敏洪的阅读课,一个星期后考试。

有人说,背完就忘怎么办?很简单啊,第二个星期考一次,第三个星期再测试一次。

其次,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22篇课文。这时候很多同学发现单词都认识了,课文读起来就不那么难了。

可是单词放到句子里,整句的意思还是不明白怎么办?圈出来,集合起来问老师。

第三,全班同学没搞懂的句子集中讲一个星期。人手一份,懂了就读熟。

第四,有些同学说书里的文化背景不懂再讲一下。

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文化背景讲,罗马历史啊,希腊神话啊等,都串讲一次。

这样子下来,所有的课文难点,知识点都讲解完了。接下来怎么办?

第五,学生再把22篇课文重新读一遍,下个星期综合测试,看是不是真的都懂了?

第六,综合测试,然后再把课后的习题全都做一遍。

就这样,俞敏洪用了差不多6个星期就把22个星期的课全都讲完了。那接下来怎么办?给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比如说当时刚开始考托福和GRE,俞敏洪就把这个知识点给学生们讲解。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起《论语》里的一句话:“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兴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这句话的意思:“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原来俞敏洪的授课方法是从这里学来的啊,启发式教学。给同学们自己思考的时间,遇到难题,老师再加以指点。

只有把主动权放给学生,让他们自己主动思考,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是,有多少老师愿意这样子讲课啊?

很多都是按步就班的讲下来,一堂课从第一句讲到最后一句,一个单词的三个意思五个意思反复讲。对北大的学生来说,理解力和智商都那么高,可能20句里面就一句不懂,你这样通篇讲下来,老师累,学生们都听得也很乏味。

所以,俞老师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看来也是把我们的国学经典《论语》给读通了呀。

同样的为学道理,在吴天明著的《论语》里可以探索到更多的方法。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