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洪秀全糜烂的生活(洪秀全的生活有多奢靡)

洪秀全糜烂的生活

我们知道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瓦解了清政府的统治,但后期洪秀全不理朝政,生活糜烂,后来被清军合围,自杀身亡,以失败告终。

洪秀全的生活有多奢靡

1864年11月,同治三年,垂帘听政的两宫皇太后——慈禧和慈安下道懿旨:“该犯系洪秀全之子,妖魔小丑,漏网余虫,不值槛送京师。著在江西省城凌迟处死,以快人心。”

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在哀鸿遍野中病逝,享年50岁。此时,太平天国已经被清军团团包围,断水断粮四个月整。

四日后,他未满15周岁的长子洪天贵福被辅佐继承其位。他的名字原本叫着洪天贵,是洪秀全认为他的儿子不能只“贵”,没“福”,所以后来添加的。

1864年7月19日,洪天贵福继位四十余天后。曾国藩率领清军大炮轰塌南京城墙20余丈,数以万计的湘军如洪水般涌入太平天国天王府,起义14年的太平天国溃败。

幼天王洪天贵福被迫出逃,与忠王李秀成一众走散。10月25日,只身一人在江西被捉。

江西巡抚沈葆桢以最快速度向清政府汇报请示,对太平天国的最高统治幼天王如何处置?

很快收到垂帘听政的两宫皇太后慈禧和慈安的懿旨,总结起来就是几句话:此小儿是妖魔洪秀全之子,黄口小儿,无足介意,凌迟处死,即刻问斩!

为什么一个15岁的少年能让慈禧恨得要凌迟处死?

慈禧他们恨的不是洪天贵福,而是他的父王——洪秀全。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历时十四年,辗转18个省,席卷大半个中国,给清政府带来了沉重打击,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使清政府国库紧张,白银吃紧。

如果不是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贪图富贵、骄奢淫逸、腐败靡乱、统治无方,众王们及时享乐、不思进取、内部起讧、以下犯上……

如果不是到了富庶的江南,不目光短浅,不定都于南京,起义军一路打向北,历史很可能会被重写。

可是历史只能是历史,一切都没有如果。

作为天王,洪秀全定都南京后,11年期间不理朝政,每日和88个老婆,无数的后宫美女日夜狂欢,过着糜烂不堪的生活。

更有甚者,他自己是科举考试的牺牲品,憎恶科举考试。所以培养洪天贵福,不用博学鸿儒,而是用比洪天贵福大10岁,16岁的同父异母的姐姐洪天娇,一个仅仅识几个字的封建女性来教书。

原因很简单,洪秀全不能让任何男性出入后宫。

洪天贵福所学知识全是太平天国内部刊物,都是洪秀全编撰的大道理大口号歌功颂德之类的书籍,安邦定国齐身治天下的儒家文化鸿学巨儒都被其父斥为“妖书”,根本不能染指。

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懵懂无知的四岁孩童洪天贵福从此被豢养在天王府内,足不出户,时间长达十一年。

1864年6月1日,气数已尽的太平天国在清军围剿堵城,断水断粮四个月之后,洪秀全撒手人寰。

幼天王洪天贵福被辅佐继位,风雨飘零大势已去的太平天国,洪秀全已经无可奈何,一个15岁的少年能有什么良策?

直到天京失陷,洪天贵福才第一次走出天王府大门,却是被迫逃离。随后,在从湖州入江西的途中被擒。

所以15岁的幼天王被捕时天真接近于

白痴、无邪接近于脑残。

等他傻白甜地向清政府陈述完供词,内容除极力控诉他爹颠倒人伦的思想和骄奢淫靡的生活之外,就是讨好清政府奴颜婢膝的谄媚之语。

他天真地幻想着:清廷会放过自己,并向清廷表白:通过科举考试,以后为清政府尽力。

所以作为天王,洪秀全对儿子的培养很是失败。

1864年11月18日,洪天贵福被兵士绑上了牛车,用四根长铁钉将他的四肢与牛车上的木头钉在了一起,送到了江西南昌刑场执行凌迟处死。想那洪天福贵一直养尊处优,九岁时就拥有四个老婆,平日里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哪受过这般折磨,一路上哀嚎不断,惨叫不绝。

行刑由两名刽子手执行。从早晨到傍晚,从面部到脚跟,一刀一刀剐刑,洪天贵福的哀嚎惨呼之声振聋发聩令人头皮发麻。为了顺利执行,中午还给他喂了一些稀粥,最终被割了1003刀才毙命。

洪天贵福凌迟之后的内脏及皮肉被人一抢而空,说是能入药、能辟邪。

可怜的洪天贵福离他15岁还差一个月,就这样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历史上从没有一个少年比他死得更悲惨。

洪秀全有多残忍

曾国藩与洪秀全

近些年,有不少人推崇曾国藩,贬低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拿曾国藩与洪秀全比较一下,就会弄明白一些道理。

先谈曾国藩,曾国藩本是一个文官,进士出生,当太平天国起义,已占中国半壁江山时,曾国藩经朝廷允许,到湖南组织地方武装一一湘军,正是这支湘军,最后成的太平天国的掘坟人。

曾国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之文弱书生,能将如火如荼的太平天国运动镇压去,不得不令人佩服。他有非凡的政治洞察力,知人善任,识人有术,这点连伟大的毛泽东都对他佩服不已,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巧合的是蒋介石也是将《曾文正公集》随生携带,随时阅读。足见曾国藩是非常了不起的政治家,他的思想足以引起后代领袖人物的重视。

曾国藩不是一个军事天才,所以当初湘军被太平军打得大败,曾国藩差点跳河自尽。他治军不是用权谋,而是用理念治军,所以将帅一心,三军用命。因此湘军并不没有因为一败,就一厥不振,而是愈战愈勇,最终将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了。曾国藩也并非是个慈善之人,攻城后屠城,任由部下抢动,人送外号“曾剃头”。

曾国藩为官清正廉洁,没有野心,以镇压太平天国之后的军威,有人劝其称帝,但曾国藩谨守臣子本份,坚持拒绝,可见曾国藩是没有贪婪的野心的。曾国藩以一人之力挽清王朝将倾的大厦,对清王朝可说是居功至伟,作为中晚清的中兴名臣第一位,是实至名归的。

我们再来看洪秀全,说实在话,他跟曾国藩根本没法比,只是一个秀才,当然能力并不体现在文凭上。

洪秀全没有一个政治家的头脑,缺乏远见卓识,定都天京后,不思进取,躲在皇宫过着腐朽糜烂的生话,格局太小,理想不高,偏安一隅,贪图享乐,已呈败亡之象。

用人不当,为了除掉杨秀清,相信韦昌辉,造成天京内讧,杀掉杨秀清手下将领士兵两万多人,这些都是太平军的精锐之师。后石达开进京平乱杀了韦昌辉,洪秀全又对石达开有怀疑,石达开又愤而带兵出走,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丧。

作为一个农民领袖人物,连身也的几个重要人物都不能精诚团结,自己起不到主心骨的作用,而是利用阴谋,清除对方,任何人都不相信,这不是自毁长城吗?这样的领导人能取得成功才怪?即使推翻了清王朝,洪秀全当了皇帝,也只是换汤不换药,洪秀全也不会成为明君的。

两相比较,优劣可见,洪秀全与曾国藩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所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大国起义,被曾国藩领导的湘军镇压下去,也在情理之中。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