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大创项目课题(大创项目课题有哪些)

大创项目课题

大大你好,我是23fall,关注了你很久不知道能不能麻烦你帮我看看这样的背景申香港有希望嘛

Bg:60+ 211 会计学 81+ 雅思7(6) 无g

一段商赛获奖,三个实习(券商,教育公司,事务所),两个互联网+省银,一个国银,一个数模奖;还有两个荣誉称号、一个大创和一个课题

主要是想申港三的商科or社科来着

大创项目课题有哪些

春阳居酒馆三楼的包厢里,五、六个已经喝了三瓶白酒,舌头有点大,说话也不再忌讳什么。史小明搂着马兵的肩唠叨了好一阵子。“你说说你,咋就不听你师傅我的呢?比姓孟的早来一年,人家教授都评上了,你费挺大劲去年才评上副教授,人家二胎都快上幼儿园了你还没对象,人家要当院长了你还一个普通老师”,“你差哪了呢?”马兵一脸懵圈,两眼直勾勾看着桌上的菜,小声嘟囔着:“差哪呢”

一旁的赵浩洋不屑道:“差哪?哪都差!你做人不行啊,你来校十多年了吧,每次聚会都带着你,你怎么不知道回请呢?给你介绍对象还得我们安排饭局,真他妈的抠“。史小明碰碰老赵,”你喝多了,说话留点面子。”“大家能忍我忍不了,什么玩意儿,种地的也没有他这样的,系里老师给他代课一学期他都没把课酬给人家”,史小明帮忙解释道:“小马房贷压力大,老爹前年在工地上受伤又花了不少钱”。

“师傅,我被姓孟的和商娜那俩不要脸的骗了”

“咋回事,说说”一桌人都竖起耳朵,一个个红着脸看向马兵。

“这几年我写了1本书,编2本教材,5篇论文,商娜说她博士毕业需要专著和论文,如果我帮她,毕业后就和我结婚”。

“你给了”

“每次我写完,她都约我去她家,然后就……”

“管不住裤带的东西”,赵浩洋骂了一句。

“都给了?”

“3篇论文,专著和教材各1本,还有……”

“还有什么?”徐晓东也插了话。“商娜不是和孟院长挺暧昧嘛,你和她差得那么多也想和她好?”

“就是,商娜是全校公认的美女+才女,你真敢想!”

“她什么水平我知道,本科学的外语,硕士是工商管理,博士是信息工程,这些年她的课题都是我写的,她根本写不出来,连教改项目和大创项目也是我替她弄的。现在她当上系主任不理我了”

“真是傻到家了!人家现在可以找新来的小博士干活了,必须和你断啊!”

“孟院长呢?他成果那么多,不会也是你写的吧?”史小明阴着脸问道。

“他比我小一届,不太妈意思找我,但有一次商娜喝多告诉我说孟院长套路深。”

“嗯?”、“嗯?”

“姓孟的老家是山沟里的,读研时吃穿也是同学中最差的,所以非常用功,我导师欣赏他这种拼劲,招他读了博,读博时他用我导师的名义投稿,我导师是教指委副主任啊,全国知名学者,编辑一审通过后他又把自己的名加在前面,这样才发了几篇核心。”

“来奉大也借不上你导的力了,人家成果也多啊”。老赵还是看不上马兵,接着怼他。

“那是他…”马乓红着脖子,犹豫着说不说,但看周围的师傅师叔都不屑的眼神,终于忍不住了。

“来校后他更无耻,除了我他谁都不认识。俞副校长那时还是人事处长,在职读博,毕业论文就是小孟给写的,他还哪其中的两章让我看呢,文献综述都是我定的稿。”

“那你怎么不让俞校长关照一下?”

“当时我不知道是俞校长的,孟说是他对象用。”马兵很失落,喝了口酒,大口喘了两口气,继续喷道:“后来俞处变俞副校,姓孟的就受用,当了基础教育研究所的所长,省里的研究基地也让他负责,其实每年基地都有5个省级课题,带经费的不带经费都有。”

“基地课题不是外请专家评审吗?公正性没问题啊!我记得你不也中过两个吗?”

马兵低着头半天没说话。有几个人走洗手间放放水,史小明和老赵点上烟,吞云吐雾起来。猛地就看马兵站起来吼道:“基地课题完全是姓孟的说了算,每次都给自己留一个带经费的名额不公布,外审专家的评审意见他根本没看,我的两个课题一个是他堵我嘴给的,没经费,有经费的是用一本教材一篇核心文章换的,十多年了我一个带经费的课题也没申报成功过,评副高缺项资格都没有,商娜给我出主意换的”。说完马兵靠在史小明身上哭了起来。门口的几个人目瞪口呆站在那,这信息量太大了,孟院长是那样的人吗?史小明也有些尴尬,徒弟说的这些传出不可不太妙,“喝多了,乱说话,别当真,也别外传”,又冲屋里的人握拳拜了拜。

“老史是真疼徒弟,放心吧,咱们都近30年的感情了!”“就是,咱们什么关系啊,早听说姓孟的不厚道,课上的真不行,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不爱听,每学期都有许多学生花钱找人替课”,“是的,我听说价格还比别的课高十元呢,听不懂也遭罪不是!”“据说那小子喜欢加班,晩上爱找女生谈话”。

大创项目课题和别人重复了

广东,211大学讲师

第一,压力大。我们是三加三的合同,完不成非升即走。我第一个聘期考核全院第一,但是没有评上职称,原因就是太年轻。评职称是隔年评审,评不上只有有了很不错的新成果下一年才能再评。我好在是发了篇本领域顶刊,第四年快结束了,正在努力再评一次。

第二,不算穷,不算富。收入比公务员高一丢丢。但是没有那么高。这几年大家都在相互挖墙脚,挖教授,想要申博士点,提高双一流排名什么的。然后就导致一些教授又有编制年薪又挺高。比我们也就高四五倍吧。加上项目,买车买房都可以考虑稍好的买。

第三,人际关系。学术圈是个江湖,需要跟周围的同事和同领域的搞好关系。但是,现在这个合同制其实部分打破了前一条规则。新老同事也不是非要一直是同事,可能我做不好自己的东西就非升即走了,那肯定是先保命再说。所以对老同志老领导也就没有那么忍让,他们让我们帮忙做项目或者临时安排上课大家都会反抗,只是程度问题。

第四,带学生有喜有忧。我们除了带本科生,还带硕士生,带在职硕士生。本科生基本上就是想要最低的投入搞毕业论文,所以不得不替他们想很多,还好只要不是选题有本质的问题,基本都能过,而且本科生普遍听话一点。硕士生就要好好带了,万一培养出了读博兴趣,还有人发扬我的方向。在职硕士就随风飘扬吧,毕竟让他们来找我聊论文都没有人理我。。。。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毕业

第五,工作时间也要说一下。全年无休不为过。别的工作是会下班的,但是当一个研究者脑子是不下班的。会有案例大赛,大创,小挑大挑,自己的论文修改,课题申请书撰写,审稿等,这些可以在除办公室之外的地方完成,但都需要经常性的去思考。尤其是经常碰到论文意见改不下去的情况,一天天的想,写,改,删。。。经常半夜想起来个啥就爬起来记录一下。所以,我们的身体是自由的,但是脑袋一直不自由。工作即生活。我现在都有职业病了,做社科研究的,看见了人家疫情防控的社区小屋都要去访谈一番。。。。。。

第六,还有日常心情。日常遭遇拒稿什么的很普遍,拒稿心情肯定一般啦,哪年不拒个五六七八回的就觉得是自己投稿少了。最高纪录是一周三拒。最快记录是当天桌拒。没事,拒稿是常态,对事不对人,反正大部分拒我的人也不认识我。改吧改吧总能找到出路的。找不到出路也没事,就当练手好嘞。但是录用的时候就觉得之前的辛苦值了。有人同意并欣赏和认同我做的事情,感觉不错。带学生也是,学生保研了,我高兴,学生参会汇报论文人家夸了,我高兴,学生毕业有工作了,我高兴。反正只要别违法犯罪,我都挺高兴。至于要不要记得我,那就随缘吧,本来也不是为了被记得而做的这些事情。作为工作,我是尽力带他们毕业了。也有不开心的时候,比如备了好久的新课又被砍了,又要备一个前所未有的课,要开一些d会去凑人头,报销环节出小问题,之类,真的头疼。

两个小时前刚收到一篇拒稿,已经三审了,改的很认真,啊,心痛。这心情已经不太一般了。

第七,家庭生活。由于疫情,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不让来学校上课学习了,好处就是只要没有本科生的课我可以经常在家给孩子做饭照顾孩子。这也是坏处,天天在家照顾孩子做饭,看起来有时间,但是我还是在承担一份全职工作,所以经常要在完成家庭任务的情况下继续完成我的科研讲课带学生等任务,我们的考核并没有考虑到女性老师需要产假,三年还是如期考核,并且任务和其他男老师是一样的。所以这几年经常感觉很累。好在单位很多事我还可以用产假等借口挡一挡,但是也快挡不住了。还有,像读博时候合作的一些老师啊,现在合作的老师,一些审稿,会议等等事情,都在压缩我的日常生活时间。可能就是女老师不得不说的家庭工作平衡吧。我自己的感觉,其实没有平衡,时间精力就那么多,给这个不给那个,都想要就累死自己。虽然觉得消耗健康不好,然而很多人真的会选择累死自己。。。

第八,讲一讲我自己对博士思维交流方式的体会。很深的体会就是听爸妈和他们朋友的唠嗑过程了,爸妈和他们的朋友都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也没有接触过研究。他们会讨论某个地方到底在哪里,讨论某个常见药治什么病之类的问题,热火朝天的能说好久。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嚯,这问题为什么要讨论,直接查资料就好嘞。当然没有看不上的意思,因为我都感觉不知道跟别人聊啥,看到别人对那些查资料就可以的问题聊的热火朝天,我也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对于一个被训练的不懂就查资料的博士来说,这样轻轻松松侃大山变得有点艰难了。囧。我觉得我们一般讨论的问题是那种有事实基础的有争议的现象。比如,在隔离期间为啥有的人乖乖在家有的人非要出门?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理解政府管理中的问题,比如是因为公共服务没做好出门买药,还是因为民众心理问题没有疏解好,需要出门散心。

看起来是大学老师,其实是劳务派遣。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