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自央视新闻的话题,引发了整个数码圈的讨论。
很多人都说自己的手机不敢卖,生怕自己的隐私泄露。
而央视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电子垃圾的大幅度增长,以及未来在环保回收行业的就业创业机会,而我想要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则是:为什么废旧手机的限制数量会逐渐增长呢?
各位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过去我们的手机一台少数要用三年的时间?
甚至在诺基亚时代我们的一台手机的寿命可以从妈妈、爸爸、奶奶、爷爷再到我的玩具这个过程仍然坚挺,中间基本上不会出任何功能性问题,寿命长到令人发指。
而现在的手机根据很多消费者反馈,使用一年最开始衰退的就是电池续航能力,其次是手机的流畅度以及各种硬件问题接踵而至,这些手机似乎就像设定了寿命一样到了应该坏的时间,就开始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开始展现。
以前没有人怀疑过这是厂商搞鬼,直到iPhone承认自己会大幅度限制手机的性能我们才知道,原来厂商为了让我们更换手机真的是煞费苦心,即便是各种吹捧手机配置优秀寿命很长的设备,仍然让我们觉得他的寿命远远赶不上从前。
还有,很多厂商开始推出一些“电子垃圾”各位有没有注意?
电子垃圾这个词以前指的是真的是用不了的手机,现在说的是配置低根本就不应该被生产出来的设备,他们用着几年前的硬件却卖着现如今的价格,这样的手机显然撑不过一年的时间就卡的想让人丢弃,最终就会快速的沦为电子垃圾。
这些几乎都是手机厂商在做的事情,他们想要的不过是销量和市场份额,却忽视了这些很快就被淘汰的电子垃圾对整个社会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我甚至很多次都在设想某一个时间段是否应该规定手机的最低硬件标准以此来杜绝电子垃圾的出现,就像我觉得应该提高汽车的起售价格门槛,来杜绝堵车和环境污染问题一样。
手机回收行业需规范,让用户心甘情愿解决环境问题。
现在的回收行业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各自为战,用户担心自己的隐私问题甚至是回收价格问题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自己用了这么久的手机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手机里还有些什么资料和照片,所以不想卖也是正常的事情。
这个时候我们就急需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手机回收行业,甚至是对企业颁发资质来进行回收,保护用户隐私、确保回收设备的来源等等规范买卖双方,并且给出合理的价格区间让消费者和商家都可以满意。
现在别说什么大平台靠谱,多数大平台的回收价格甚至不如路边摊,只能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只能选择留下自己的手机,保护自己隐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