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讲我与你分享了,为什么自然选择没能让我们永生,以及我们由此产生的死亡恐惧。在结尾我提出:要向死而生!因为不知死,焉知生。
在这一讲,我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什么是死。
研究人类对死亡的认知,最好的研究对象是儿童。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他们对于生与死理念的萌芽与发展,可以让我们理解成人的死亡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到了4~6岁的时候,开始把人的器官和心理生理功能关联起来。比如肺是用来说话的,胃是用来吃东西的,而心脏则是维持了人的生存。
等到了7岁左右,儿童已经能够理解身体功能的破坏会引起死亡,这个时候他们就开始形成死亡的观念,认为死亡不是诸如睡觉等等暂时性的行为,而是生命的反面。但是非常有趣的是,儿童认为的死亡只是肉体层面上的死亡,而不是精神层面上的死亡。
心理学家白令教授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清晰地展示了这一点。
白灵教授给幼儿园的儿童讲了一个鳄鱼吃老鼠的故事,在展示完老鼠被吃掉的图片之后,他问了儿童一些关于老鼠的肉体层面的问题:
比如既然老鼠死了,他还需要上厕所吗?他还能听到声音吗?
然后他又问了一些关于老鼠精神层面的问题,比如既然老鼠死了,他还会饿吗?他会恨鳄鱼吗?他会想回家吗?
当儿童被问及有关肉体方面的问题时,正如我上面所讲到的,他们可以理解死亡对肉体带来的影响。比如死去的老鼠不需要上厕所了,耳朵也听不到了,大脑也不工作了,也就是说儿童认为老鼠的肉体死了。
但被问及有关老鼠精神层面问题的时候,大多数儿童会认为他们将会继续存在。死去的老鼠可以感受到饥饿,可以有情感,有欲望,也就是说老鼠的灵魂不灭。
简而言之,儿童认为死亡的只是肉体而不是精神,而且这种观念并没有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相反,肉体可腐而灵魂不灭的这个观念,一直保留在成人的死亡观念之中,成为我们的死亡观。
所以对于人而言,死亡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肉体死亡,而另一层是精神死亡。
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中描述的主人公追求不死的仙草,到秦始皇派遣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出东海,求长生不老之药,都表现出了古人对于肉体和精神永生的梦想。
可遗憾的是,无论是来自文学上的描述,还是来自历史的记载,追求肉体的不死,那都只是痴心妄想。
于是人类就退而求其次,承认肉体死亡,但是追求精神不灭。
在公元前7000年前,在现今的土耳其诞生了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城镇---加泰土丘。考古学家发现,家泰土丘的居民把死去的家庭成员放在篮子或者卷在草席中,葬在灶台床或者地板下,当居民搬家的时候,他们会将家人的遗骸挖出来,带着一起离开。
对死者的尊重与死者保持亲密,已经是生活在9000年前的加泰土丘居民的生活与文化的核心。
时至今日,在东方的文化里,祠堂中供奉的牌位是我们对先人的纪念,而西方的教堂则设定了天堂作为祖先灵魂的归宿。在这被称为祖先崇拜的背后,是人类勇于对抗死亡恐惧的灵魂不灭。
既然灵魂不灭,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肉体死亡之后,灵魂去哪里了呢?经过无数代人精心打磨,能系统完美回答这个问题的宗教就此诞生。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50~100的宗教,而像基督教这样的宗教又有很多分支,但是基本上所有的宗教,根据其采用的时间观可以分成两大类;
以佛教为代表的宗教,认为时间的运动是圆周型的,犹如四季的运转昼夜交替,周而复始。
所以在佛教中今世发生的事,都是前世行为的果,而今世的行为又会成为后世发生事情的因,如此轮回往复。所以生或者死只是肉体的出现和结束,而灵魂就在无穷无尽的轮回中不灭。
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宗教认为时间有一个开始,然后向着一个终点进行是直线型的。在基督教中整个宇宙的时间被分成了三段,第一段
是创世之前,第二段是创世到末日审判,而第三段是末日审判之后,尤如人出生之前,从出生到死亡以及死亡之后。所以,基督教的直线性时间观其实模拟的就是人的一生,只是时间的尺度更大而已。
所以,在基督教中肉体是尘土归尘土,死亡之后就此消亡,而灵魂则是天堂归天堂,重回上帝的怀抱。
但是,心理学家斯蒂文.平克提醒我们:我们无法从自己不能接受的假设中获得慰藉。也就是说,饥肠辘辘的人不会只因为相信他刚吃完一顿大餐就不再饥肠辘辘。只有在人们确信今世之后,还有后世或者天堂的确存在,宗教才能带来安慰,才能缓解死亡焦虑。
事实上,世界上有接近一半的人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或者对宗教将信将疑。那么对于他们而言,应该如何来面对死亡焦虑呢?
电影公司皮克斯在2017年制作了一部动画片叫《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则向我们展现了另外一条永生的道路。
在这部影片中,对于亡灵世界的构建是建立于死者与生者的记忆连接之中的,只要有生者还存在着对于死者的回忆,死者的灵魂就会存留在亡灵世界之中,永不消失。
所以,在这种世界观之下,任何一个人也都有两次死亡。
第一次死亡,是在身体上以心脏停止跳动,或者以大脑死亡为标准的生理和心理的同时死亡。也就是说在这个层面上的死亡,个体的肉体和精神同时消亡。
而第二次死亡,则指的是逝去的人被活着的人永久遗忘。所以死亡不是永久的告别,而忘却才是!这正如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遗忘。
可是,怎样才能被记住而不被遗忘呢?
在《寻梦环游记》里,导演想表达的是要用爱来记住我们所爱之人,这样我们所爱的人才不会真的消失
。但是我们所爱的人以及爱我们的人终将失去,几代之后,雕梁画栋尽成朽木。
遗忘,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我们曾提到了大量已经逝去的人,比如亚里士多德、康德、弗洛伊德等等。虽然他们的肉身已腐,但是每一次我们提起他们的思想,他们就会被记起一次。
从这个角度上讲,他们从未真的消失,他们已经变成了维系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的一部分,已经在人类的文明里永生,直到人类文明的消失。
类似的,我们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来纪念那些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此外,文学艺术作品、科技发明等等都构成了我们的文明。而这些不朽事迹的背后,就是那些由此获得精神永生的人们。是什么样的动力来促使这些人以无上的毅力克服困难,以绝大的勇气直面牺牲,从而做出如此永留青史的贡献的呢?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三位心理学家共同提出了著名的“恐惧管理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正是对于死亡的恐惧,促使我们建立社会,创立文化观、世界观,从而改变世界,在文明中留下自己的一笔。
从某个角度上讲,死亡恐惧就像是痛觉,这种痛让我们不舒适,但是同时也让我们活得更清醒更充实。
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里说:道德的完美无缺,在于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
的确,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你会发现当下是多么的美好。
的确,死亡教会我们如何去寻找和争取温暖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死亡也催促我们创造了一些可以永续传承的东西。
有研究表明,人们在感受到死亡的威胁之后,会更加想要小孩,从而传承自己的基因.但是,传承更多的则是我们坚信的、理念和世界观。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格林.伯格教授将法官随机地分成了两组,第一组法官被指示去想象他们即将死去,并写下他们的遗书,最后这些法官在写下自己面对死亡的感受。而第二组法官就什么都不用想,就像他们平时判案一样。
格林.伯格教授想知道,通过打击犯罪来维护这个社会世界观和文化观的法官,会不会在面临死亡恐惧的时候,对那些破坏世界观和文化观的行为做出更为严厉的打击。
实验结果证明了格林.伯格教授的推测:刚刚面对过死亡恐惧的法官,在审理一起卖淫案件时,判处罪犯的平均保释金为455美元,而没有面对过死亡恐惧的法官,在审理这起完全一样的卖淫案件时,判处罪犯的平均保证金只有50美元,只有第一组法官的1/9。
显然当这些法官面对死亡恐惧的时候,他们更不能原谅那些不符合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行为。
从这个角度上讲,死亡恐惧犹如苏格拉底笔下的牛牤,正是它的时时叮咬才能让我们重振雄风,让我们明白生命的价值,让我们追求更高的成就,做出更多贡献,而不是虚度光阴。
这就是向死而生的意义!
每一个人都有两次死亡,一次是众生平等的肉体和精神的死亡,无论是帝王圣人还是凡夫俗子,在某一个时刻都必须面对,我们无能为力。
而第二次死亡则取决于我们,取决于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庸庸碌碌地混过一生,还是为了一个伟大目标,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助推社会的文明向前进步。
在下一讲中我将讲述什么是我们值得奋斗的社会价值,给你留下一道思考题,请你分享你所追求的价值,我们下一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