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颐和园跳舞

【上海】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时间:2018年12月7日-2019年3月10日

票价:免费

本次展览是有史以来最为系统的董其昌书画展之一,上海博物馆从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15家重要机构租借了展品,154件展品除了董其昌本人的作品以外,还包括影响过他的晋唐宋元大家名迹,以及受其影响的明清画家作品。展品当中既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富春山居图》,也有王羲之的《行穰帖》《寒切帖卷边》、宋徽宗的《竹禽图卷》、颜真卿的《楷书自书告身》卷等。

董其昌是书画领域的集大成者,他将山水画进行了“崇南贬北”的分宗论述,艺术史学家高居翰认为他“歌颂了文人画传统,贬低了院画派和职业画家”,董其昌的理论深刻影响了后世的书画实践,而以文人画家自居者也纷纷将其推崇为书画史上的理论高峰。也有评论认为,尽管董其昌好以古人为师,但他并非泥古不化,他的书法也有”颜骨赵姿“之美。

由于董其昌对于后世画家有很大影响,随之产生的,便是董其昌赝品空前泛滥的现象,世称“烂董”,这也是古书画鉴定中一个绕不开的重点与难点。本次展览也没有回避一些传世作品的真伪公案,甚至将两件构图相近的绘画作品并置陈列,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公开展示、开放讨论的平台。

另据传,董其昌本人人品不太好,《民抄董宦事实》曾经记载他做过许多不堪之事,比如强抢民女、好房中术、淫人妻女,不过野史不可尽信。

摄寻千里:十见天地

地点: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时间:2018年12月8日-2019年2月19日

票价:40元

我们每天都会通过手机、电脑、电视屏幕看到无数关于这个世界的影像片段,有一些中国的年轻摄影师,他们正在用镜头和脚步丈量我们所居住的国度,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的这次展览,汇集了10位摄影师的作品,呈现了一次关于地理,关于社会人类学,关于历史片段和个人叙事的探索之旅。

2009年至2013年,张晓进行了沿着中国海岸线的漫长旅行;差不多同时,张克纯正沿着黄河游走拍摄两岸风景;比他们稍早一些,骆丹完成了《318国道》和《北方,南方》,他用车轮和脚步在中国版图上划了一个巨大的“十字”。2015年,陈荣辉在中国东南省份拍摄主题公园;黎朗正关注着他长期的主题——西南凉山地区的彝族生活;也是在同一时期,汪滢滢回到出生地河北馆陶,这个地方并非其父亲或母亲的家乡,却是他们坎坷人生中一段难以抹去的经历。

从这些摄影师的镜头里面,我们看到或是荒诞的,或是诗意的,或是充满了乡愁的中国景象,无论他们关注的视角、选择的拍摄地点有多么不同,无不展示了摄影师的真实内心和现实中国相交形成的一个切面。

托马斯·赫赛豪恩:重塑

地点:明当代美术馆

时间:2018年11月24日-2019年02月17日

票价:免费

11月开始,明当代美术馆2000平米的空间成为了一片废墟的样子。作为艺术家的临时工作室,这里被“重塑”成为一个无等级的抵抗性空间。在这个不稳定的废墟里,设有两个“庇护所”,作为在展期中进行创造和生产的工作坊空间,向所有公众开放。

“废墟是我对展览形式的设想,”这是艺术家托马斯·赫赛豪恩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他这样阐释自己的展览理念,“由暴力、战争、事故、自然、建筑失败、腐败或灾难而带来的毁坏图像塑造了’重塑’的美学。”

在艺术家看来,每一座废墟,从古代残破的寺庙到今天破产的商业公司,都在告诉我们某些事情,“一座废墟代表一个结构、经济、文化、政治或人力的失败。”让艺术家感兴趣的是,这些处于“废弃”“毁坏”“弃用”“不被需要”甚至“从未完成”状态的废墟能够抵抗其个体本身,超越与时代或身份的关联。

在展览现场,还悬挂着两条横幅。其中一条横幅内容引自毛主席:“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另一条横幅内容引自安东尼奥·葛兰西:“毁坏是困难的,的确,它和创造一样困难。”

刘野个展:寓言叙事

地点:Prada荣宅

时间:2018年11月10日-2019年1月20日

票价:60元

从Prada接手荣宗敬故居并将其修复后重新开放以来,这里成为了上海艺术展览的新的地标。纵观过去一年里面所呈现的展览,一方面体现了Prada基金会在艺术方面的眼光,另一方面,也展现出老洋房这种空间在展览方面无限的可能性。例如,为了保护墙面,策展人富有创意的用竹质屏风作为挂画立面,这与整个空间中西合璧的风格形成对照,也成为多次展览沿用的惯例。

刘野善于运用东西方的元素进行创作,画面中有一种童话般的风格,这与荣宅本身气质非常搭配,在展览空间漫步,有一种超越古今中外的穿越感,仿佛这些作品一直都是属于这座建筑本身的。另一方面,因为荣宅这个建筑本身的文化和艺术内涵浓厚而凝练——建筑内至今还有大量展签在介绍其修缮的过程和历史——再加上刘野的作品大多是尺幅比较小巧的、观念性也不是特别强,所以在作品和空间的彼此映衬当中,艺术家的光芒常常被掩盖了。

“寓言叙事”展现了艺术家刘野1992年以来的30幅绘画作品。无论是对艺术家感兴趣还是对荣宅感兴趣的观众都适合参观。

水墨经验 II

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时间:2018年11月10日-2019年2月10日

票价:免费

本次展览展出12位艺术家创作的绘画、摄影、影像和装置作品。在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实践里面,水墨已经从一种传统的艺术门类,成为可以随时为我所用的文化经验,不仅可以融汇于不同的媒介当中,也可以探讨不同的文化议题。

在展览当中,张健君、曾翰、汤南南、倪小舟等艺术家提取了“水墨画”的核心符号“山水竹石”,以其他的艺术形式对其进行演绎。其中汤南南的影像作品《铸浪为山》,也曾在201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亮相。

第二部分“多维视域”展示了更多艺术家的各种探索。随着水墨画的学院教育逐渐普及,年轻的艺术家也开始运用娴熟的水墨技法来反映当代生活经验、个人内心情绪,或是充满诗意的主题。

【北京】

“恋曲神舞”

地点:泰康空间

时间:2018年12月13日-2019年3月2日

票价:免费

在贾樟柯的最新电影《山河故人》中,歌舞厅扮演着重要作用。而在《白日焰火》中,廖凡的那段独舞,亦可视作他饰演的张自力的身体独白。伴随着那些如今看来有些过时的舞步,以及邓鸿的《站台》、欧阳菲菲的《向往》,我们重回那个风起云涌的八十年代。

泰康空间即将开幕的新展览“恋曲神舞”带我们回顾了那个舞曲风靡的年代。八十年代的舞曲以电子合成器、鼓机为主,这种非人类、非人工的节奏和音色,意味着朝向未来的先进性最终将人类俘获。它将人们从“文革”流行的忠字舞、革命芭蕾等强调集体对于身体和肌肉的规训和管控的舞蹈中解放出来,让人们进入全新的、个体性的、自由施展的肌肉群组关系当中。如此一来,从身体上和心理上,人们终于做好了进入一个全新时代的准备。

因此,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舞曲的回访,实则也是对于那个时代精神和社会状况的窥探。人们从何种政治状态中被解禁出来,又将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狂潮?九位艺术家的作品或许能为我们提供部分解答。李晓斌以摄影的方式记录了那个舞曲狂潮。在一幅他拍摄于1982年冬天北京颐和园知春亭餐厅的照片中,画面右下方有两位正在交谈的女性,在她们头顶,挂着一块牌匾,写着:“禁止划拳、行令、播放音乐、跳舞”。而画家陈曦则在1993年创作了一幅名为《歌舞厅》的油画,在热闹喧腾的午夜场,一位身穿制服拿着警棍的保安出现在画面右侧,机警地注视着舞池中那些跟随音乐摇摆的人群——一种秩序和放纵的强烈张力。艺术家郝敬班则在自己的影像作品中对北京舞厅进行了一番考古学研究,她将其追溯到50年代甚至70年代末的交谊舞风潮。如今随着互联网空间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昔日那舞者的身体被激活,它们出现在广场上、工地上,也出现在直播屏幕中,继续跳着或快乐或忧伤的舞步。

12号12人:外交公寓三年展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外交公寓12号空间

时间:2018年12月7日-2019年2月17日

票价:展览为非公开形式,日常参观采取邀请制

混过上世纪80年代北京艺术圈儿的人,一定对“外交公寓”并不陌生。北京建国门外外交公寓是当时很多北京“业余”现代艺术家的秘密基地。当年很多不可公开的“非法”展览就在此地举行。它为当时在北京“流窜”的、边缘的、非体制化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聚集和交流的物理场所,诸多关于先锋艺术的讨论正是在这里生发、成长。上世纪90年代,中国现当代艺术开始大规模市场化之后,这个地点被逐渐淡忘。2016年,彭晓阳承租了外交公寓12号,并将其恢复为一个展览空间。而今,外交公寓12号空间迎来了成立三周年的特别项目“12号12人:外交公寓三年展”。此次展览聚集了三年来在该空间展出过的12位艺术家——冯国东、张伟、王鲁炎、王友身、顾德新、李永斌、倪海峰、朱加、赵亮、颜磊、刘展、杨振中。值得注意的是,展出的作品本身似乎并非此次展览的重点,它更在意的是,这次展览如何激发艺术家的谈论以及新的创作。

世相与映像:洛文希尔摄影收藏中的19世纪中国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时间:2018年11月27日-2019年3月31日

票价:60元

摄影术在发明不久之后,就跟随着殖民者的步伐来到中国。摄影机作为一种来自异域的机警的窥视之眼,在“摄人魂魄”的同时,也如实记录了很多当时的人物肖像、风物景观、市井生活和城市建筑,为如今研究和回望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社会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视觉材料。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于11月27日开幕的展览“‘世相与映像’洛文希尔摄影收藏中的19世纪中国”展出了21位摄影师的120张作品,这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开馆以来的首个摄影展。观众可以在展厅中一睹慈禧、恭亲王、李鸿章和裕禄等人的肖像照,也可以看到被大火付之一炬之前的圆明园养雀笼以及壮阔雄伟的八达岭长城。这120幅照片的拍摄者,都是当时活跃在中国的顶尖摄影师,其中既有最早来华的外国摄影师,也有在外国人的刺激和推动下,从摄影术中看到商机的中国摄影师。他们一起推动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保留了一系列极为珍贵的影像。

妮基·圣法勒:二十世纪最传奇女艺术家及她的花园奇境

地点:今日美术馆

时间:2018年11月23日-2019年3月10日

票价:120元

1930年10月29日,妮基·圣法勒出生于法国塞纳河畔,她家境优渥,父亲经营着家族银行生意。年轻时妮基曾作为时装模特出道,为不止一家大牌时装杂志拍摄照片。之后她投身戏剧和表演的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妮基发现绘画有助于克服她的精神压力,因此她放弃表演,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生涯。妮基的作品用色鲜艳大胆、肆意奔放。她极具代表性的雕塑作品是“她眼中的女性”系列作品。在受到怀孕的女性朋友的启发之后,她创作出一系列色彩丰富、体型丰满的雕塑作品,以此来颠覆正统艺术史中那种苗条的、被凝视和被规训的女性形象,倡导女性的解放。

在此次今日美术馆的展览中,观众可以一睹上述雕像的真容。此次展览历时三年的筹划沟通,最终展出了近百件总价值约2000万美金的作品,这些作品从比利时、美国和法国等地运送而来。

“我”的风景

地点:常青画廊

时间:2018年12月8日-2019年3月3日

票价:免费

常青画廊的最新展览“‘我’的风景”,呈现了五位当代中国前沿女性艺术家的最新作品以及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心路或者灵感所系。她们中有些人关注自然或人工的日常现象带来的感知和体验,有的注重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透露的极易被忽视的事物、感受和情感,有的关注更为宏大的主题,比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社会巨变以及在这一变化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集体焦虑、困惑与不安,也有的尝试通过不同形态的物质探索自然环境中的奇妙状态。五位艺术家通过视频、装置、混合媒体等诸多形式,展示了长久以来激发她们无限兴趣和创作灵感的议题。常青画廊独特的空间属性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中一幅巨型的特定地点壁画,被悬挂在画廊最大的一面墙体上,供观众近距离观赏。

……………………

| ?)??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界面文化”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