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农村是一个传统习俗很盛行的地方,尤其是对一些丧葬嫁娶习俗,都还十分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不过一些不太实用,被现在生活所淘汰的习俗,则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很多人闻所未闻。
比如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这个祭祀习俗,不知大家是否听过,是否知道是啥意思呢?
上坟不过三代,祭拜不过未时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去上坟的时候,可以不用上三代以外的坟墓,三代以内也就是爷爷辈、父母辈,爷爷以上的祖先可以不去上坟。
尤其是清明节的时候,也可以不用去给三代以上的先祖们扫墓,只需要给父辈、爷爷辈上坟就好。
农村老话说“树大分叉,人大分家”,言外之意就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组建自己的家庭,有各自的小家庭,有新的家庭成员。
以前农村生孩子比较多,一家十多个孩子,结婚后大多需要分开生活的,不然很容易闹矛盾吵架什么的。
而分家后,不单生活分开,很多祖坟也会重新安排,比如有的人家会按照爷爷辈立祖,重新安排祖坟,有的甚至还会迁坟。
当然,也有很多是跟着祖坟继续下葬,但都形成了不过五服的习俗,就是五服之外不不亲,也不需要祭祀。
有的人家讲求自己管自己的,爷爷辈往上被视为是父辈该管的,就是该由父辈自己去上坟,也上到父辈的爷爷那一辈。
农村常说,一坟管三辈,意思也是说上至爷爷,下至孙子辈,再往上或往下就管不了,该留给新的后代去管理。
农村大多选择的是土葬,很多坟墓不但有土堆,还有墓碑,有些占地方。
如果一直上坟管理下去,那么浪费的土地就会越来越多。
但按照上坟不过三代的习俗,一些太老,长时间没人管理而坍塌甚至坟头都消失的坟墓,长时间损坏后,又会变成平底,土地恢复耕作的作用,也是一种资源再利用的循环。
大多的祖辈都只有三四代最有,很少有五代以上的。
比如我老家清明上坟,记忆中最高的就是太祖那一带,太祖以上的甚至连坟墓在哪都不知道。
每年清明都只是给太祖父、太祖母、爷爷奶奶上坟祭祀,其他像外公、太祖以上的,都是不上坟也不祭祀的。
人们常说祖宗十八代,但现实情况是,大多不会祭祀那么多代的。
农村有老人去世要守孝三年的习俗,但只针对爷爷奶奶、父母,爷爷奶奶以上的去世是不需要遵守的。
不过按照人的寿命,大多数太祖都看不到自己的重孙结婚的。
当然,这和各地习俗有关,不同地区习俗是有差异的。
至于“祭拜不过未时”,说的则是具体的上坟时间不能过未时,也就是下午三点之后。
大部分农村清明或忌日上坟都会选择早上五点到下午三点之前,下午三点之后就不太有人会去上坟了。
至于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下午三点之后已经很晚了,而很多农村的墓地都比较远,大多在山上或树林里,来回比较耽搁时间,大晚上扫墓祭祀显然不太好,回来夜深了不太安全。
再就是,靠近傍晚人们觉得比较阴冷,又是祭祀这种事情,太晚了的确不太合适。
所以农村一旦决定第二天要去上坟祭祀,大多会在前一天早睡,第二天早早起床,带上祭品上山祭祀。
一般祭祀完也就两点过左右,因为真正需要祭祀的并不多,大多在三代左右,五服以内,比较节省时间。
当然,这些习俗放到现在不太实用,因为现在每家每户的人口比较少,不需要分这家管理谁的墓地,而是都在一起祭祀,反而没有那么多规矩,想得到或者说知道墓地在哪的,大多会去祭祀。
只不过年轻一代对于祭祀习俗也不太看重,我们村里已经有很多人家取消了清明挂纸上坟扫墓的习俗,甚至初二去给去世长辈拜年的习俗也遗弃了。
人们越来越清楚,自己过得好不好,能不能赚到钱,和逝去亲人无关,人去世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想他们的时候会看照片追忆,不再是跑到墓地祭祀做仪式。
不过我个人的看法是,祭俗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一种民俗,可以不守“上坟不过三代,祭拜不过未时”的规矩,但清明和初二去墓地拜年习俗,还是值得传承的。
这不是一种做样子的仪式,而是一种孝道的传承,农村常说,前人做给后人看,其实就是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言行教导后代要遵守孝道,弘扬传统文化和礼仪!
那么此外大家还听过哪些祭祀的习俗呢?欢迎留言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