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正宗农村搬杆子词(东北搬杆子词)

抬杠:北方人都懂这句单词,1.旧时指用杠抬运灵柩。2.争辩;顶牛。没有车的年代,只有依赖“杠夫”搬运,后来有车也不用。一般情况是:八人抬,十六抬,有钱人家会六十四人抬或更多。与咱洛阳临近的山西,葬礼酷似“皇帝驾崩”,抬“双龙出殡”需上百人浩浩荡荡,异常壮观。目前已形成了当地的“葬礼文化”非常奢侈。

其实咱洛阳过去也是这样抬杠,也是有“杠头”打锣指挥。我家邻居肖泉水大伯在洛阳老城可是个名人,他就是敲锣的“杠头”,会穿“寿衣”,能组织人“吹响器”、指挥杠夫怎么“走”全凭他

锣音

节奏。肖大伯说:杠头瞎瓜,指挥失误,会发生争执,吵架。我们的“争辩、顶牛”就知这么来的。

字典上解析抬杠:1.通过拎环悬挂容器于其上,并由两人抬着的棒 2.〈方〉无谓地争辩;顶牛 3.亦称抬杆子 4.用扛抬运棺材。

葬礼“抬杠者”都生活在最底层,没啥文化,但凡有点本事儿谁去干这“活儿”呀,简单易学,有力气就行。所以,人们在开玩笑时会说:学会武艺不压人,学会抬杠压鳖孙。“鳖孙”一词在河南是骂人的话也是开玩笑常使用的单词。

年轻时,知晓了“抬杠”来历,跟着文化人学涵养、懂礼节,慢慢的我开始尽量的控制自己“不与任何人抬杠”争辩。尽可能用事实讲话,达到协商、商榷的目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辩论”风靡全国,说是“不辩不明”实际就是“瞎抬杠”,违背常理,胡言乱语。这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高语”驳斥对方,达到自己短时愉悦的目的,实际内心很空虚。前几天我还冒出一句妙言:抬杠之人,岂知千斤压身。

当今,还活着的这帮人,依然心有不甘,在广场边缘卖弄口水,梦想“显贵”,网络上也有很大一批人,似乎遗传,以讥讽嘲笑他人为趣,挑拨“黑”他人为乐。也有更坏之人,明知不对,但绝不制止,观赏、欣赏达成自己的目的。

我们今天讲这句土语,还是希望大家深思,土语的含义很深,被“高人”利用或被“坏人”挑唆的抬杠都不可取,因为抬杠的结果会引发动手打架,过分的语言刺激还会引发“乱”。乱起来的社会状态,倒霉的必然还是咱老百姓。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